工作目标:坚决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、科研和生活秩序,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治安案件或突发事件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工作原则:预防为主 打防结合 查除隐患 落实责任。工作要求:协调好、落实好、服务好、形象好。

安全教育

安全知识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安全教育 > 安全知识 > 正文

大学生防“抢劫、抢夺”知识

发布日期:2013-11-28 点击:

第一节 校园内的抢劫案件有何特点

抢劫是作案人以暴力、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抢走财物的行为。抢劫具有较大的危害性、骚扰性,往往转化为凶杀、伤害、强奸、流氓等恶性案件。严重侵犯大学生的财产及人身权利,威胁大学生生命安全,造成大学生生命、健康及精神上的损害。由于校园的特殊环境,校园内的抢劫案件有其显著特点。

1、作案时间一般为夜深人静之时,师生休息,校园内的行人稀少。

2、大多抢劫案件发生于校内比较偏僻、阴暗、人少的地带,一般为树林中、小山上、校园的偏僻处或无灯的人行道、正在兴建的建筑物内。

3、抢劫的主要对象是携带贵重财物的,单身行走,无伴或少伴的,或者因谈恋爱滞留于阴暗无人地带的大学生。

4、作案人除流窜作案外,一般为校园附近农村、工厂等单位及子弟中不务正业有劣迹的小青年。这些人一般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,往往结伙作案,作案时胆大妄为,作案后易于逃匿。

第二节 大学生如何避免遭抢劫

注意做到如下几点,就有可能避免成为抢劫攻击的目标。

1、不外露或向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,单独外出不轻易带过多的现金;

2、尽量不要独自外出,注意结伴而行;

3、不要独自在偏远、阴暗的林间小道、山路上行走,不到行人稀少,环境阴暗、偏僻的地方,避开无人之地;

4、尽量避免深夜滞留在外不归或晚归;

5、穿戴适宜,尽量使自己活动方便;

6、单身时不要显露出过于胆怯害怕的神情。

第三节 遭受抢劫该怎么办

要保持精神上的镇定和心理上的平静,克服畏惧恐慌情绪,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,以人身生命为重,对比双方的力量,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。

1、首先要想到尽力反抗。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,就应及时发动进攻,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。

2、尽量纠缠。可借助有利地形,利用身边的砖头、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僵持,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,以引来援助者并给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。

3、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,可看准时机向有人、有灯光或宿舍区奔跑。

4、当己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无法反抗时,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,采用语言反抗法,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,晓以利害,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。切不可一味求饶,要保持镇定,或与作案人说笑,采用幽默的方式,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,并无反抗的意图,使作案人放松警惕,看准时机反抗或逃脱控制。

5、采用间接反抗法。即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,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、血迹;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;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,注意作案人的逃跑去向等。

6、要注意观察作案人。尽量准确地记下其特征,如身高、年龄、体态、发型、衣着、胡须、疤痕、语言、行为等特征。

7、及时报案。作案人得逞后,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,更有甚者在附近的商店、餐厅挥霍。各高校一般都有较为严密的防范机制,如能及时报案,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,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,抓获作案人。

8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只要有可能,就要大声呼救,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。

第四节 大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置突然发生的抢夺案件

抢夺是作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乘人不备,公然夺取财物的行为。其特点是作案人未使用暴力、胁迫等手段,但作案人在实施抢夺行为时,极有可能造成攻击目标的人身损害。因而这类案件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,具有较大的危害性。预防抢夺案件的发生,必须注意:

1、外出不要携带过多显眼的现金和贵重物品。

2、不要炫耀或显露现金或贵重物品。

3、现金或贵重物品最好贴身携带,不要置于手提包或挎包内。

4、尽量避免在午休、深夜或人少的时候单独外出。

5、不要单独滞留或行走在偏僻、阴暗处。

6、发现有人尾随或窥视,不要紧张,露出胆怯神态,可多盯对方几眼,或哼首歌曲,并改变原定路线,朝有人、有灯的地方走。

当抢夺案件发生时,应保持镇定,及时作出反应:

1、 抢夺犯作案后急于逃跑,利用这种心理,应大声呼叫追赶作案人,迫使作案人放弃所抢的财物。若无能力制服作案人,可保持距离紧追不舍并大声呼救,引来援助者。

2、追赶不及,应看清作案人的逃跑方向和有关衣着、发型、动作等特征,及时就近到人多的地方请求帮助,并及时拨打“110”报案并向校保卫部门报警。